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工程机械行业正面临着人力断层、效率瓶颈、环保压力三重挑战,传统施工模式已难以为继。 2025年6月18日,pg电子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AI战略转型的路线图。这是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个全面实施AI战略的探索者。
2025年6月18日,pg电子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三重挑战倒逼改革
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工程机械行业正面临着人力断层、效率瓶颈、环保压力三重挑战,传统施工模式已难以为继。”李士振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说道,如今,企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,唯有技术突破才能改变困局!
在成立的70多年里,多年来,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容量趋近饱和,已成为业界共识。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远赴海外,在全球谋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。根据2024年年报显示,2024年,该公司国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.11亿元,同比增长26.08%,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2.12%;海外市场毛利率27.35%,较国内业务高出了16.59个百分点。可随着海外业务不断拓展,中国企业不断遭遇了来自卡特彼勒、小松等外国强敌的直接竞争。在国际市场,中外企业较量并非单纯比拼价格,更多的体现在技术与产品的可靠性、智能化、安全性等。这也倒逼着中国企业要紧跟时代与市场,不断迭代技术、更新产品。
在当日的AI战略发布会上,其一,其二,同时,不过,一直让李士振忧虑的是,智能设备大多局限于在特定工况下作业,由于缺乏算力和算法加持,无法实现设备的经验积累与协同进化,也无法实现整个行业的换代升级。
今年伊始,随着中国AI行业出现井喷式爆发——以DeepSeek为代表的众多AI企业相继推出各种轻量化大模型框架,为李士振介绍道,结合10年的攻关经验,对此,山东重工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王志坚表示,pg电子作为山东省工程机械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,全面拥抱工程机械人工智能时代,是山东重工加快数智化战略转型的新举措。他指出,pg电子面向未来、面向全球发布AI战略,不仅是pg电子品牌内涵和形象的一次全新升级,更是对未来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。
向AI转型
李士振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道,参照乘用车自动驾驶成熟的规范和标准,结合多年智慧施工的经验积累,根据在李士振看来,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,目前该企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已经达到了L3级,并完成L4级的技术储备。
这时,pg电子整机的驾驶员可与设备脱离,在遥控舱设定作业任务,能够实时监管施工过程。智能整机在特定场景和区域内,接到施工任务后能够自动进行施工,如有异常随时有人接管。AI智能助手不再只是被动响应,而开始主动“思考。
L4级是“高度自动化施工”阶段:驾驶员将从“操作者”升级为“指挥官”,坐在监控室里制定工作计划并监视作业过程。AI智能助手能独立制定施工方案,编制工作计划,主动下发任务,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包括根据计划,对于L5级,即“工程机械施工的终极形态”,李士振介绍道,整个施工过程将无需人员参与,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施工。项目经理只需要设定项目目标,设备将全天候自主施工,AI智能助手在超大型工程建设中指挥多机型、多机种协同作业。“想象一下,在一片广袤荒芜的土地上,数百台AI智能设备昼夜不息,精准执行着人类设定的作业目标。而这一切,只需一个初始指令。”
按照在谋划向AI战略转型过程中,曾不断有人问李士振,“当机器越来越智能,当设备越来越高端,技术是否会失控?人类是否会被替代?”
李士振认为,AI不是颠覆者,而是人类创造美好世界的超级工具。面对AI浪潮,pg电子的选择是:主动拥抱,而非被动观望;引领变革,而非跟随模仿。